为一个孩子洗衣服的是妈妈,为全班孩子洗衣服的是老师。17年的职业生涯,韩城市西庄中学教师阮莹用爱增添了教育的底色,在她的引导下,青春期孩子的逆反心理得到了有效的化解,学生和家长的亲子关系更加融洽。
韩城市西庄中学教师阮莹坚持为高三学生清洗校服
丰富的高三备考经验、完备的复课知识体系、寓教于乐的课堂教学、丰硕的教育科研成果,让她在教书育人的追梦路上步伐愈显矫健。多年来,她一直铭记着最初的信念“要用爱心和学生相互碰撞,共同感受这碰撞时互放的光亮。”她是这样想的,更是这样做的。
在琐碎中书写感动
担任高三年级班主任期间,三伏天高温,学生的校服每天都会被汗水浸湿,经常是湿了干,干了湿。很多学生晚睡前都要将校服清洗一遍,挂在宿舍,等晾干后第二天再继续穿。一次晚睡前,阮莹到宿舍检查,看到学生在洗校服,她立即找到了一个袋子,将那件还未洗完的校服,和其他几位学生准备洗的校服一起拿回自己房间清洗脱水,第二天早晨六点又把晾干的校服带回教室,让学生换上。
“高三课程非常紧张,不少学生熄灯后还要坚持复习,起床铃没响就起来晨读,孩子们的休息时间真的是少之又少,每天回宿舍后洗衣服最少得花费15到20分钟,我帮他们洗了,节约的时间他们就可以用来学习或者睡觉。我房间有洗衣机,也很方便的”阮莹说。
随后,阮莹便制定了班级规定,要求任何人不能“擅自”在宿舍洗校服。学生们只需要把自己的名字写在校服上,每隔一天早晨6:00到教室时,把换下的校服放进教室的专用袋子里,由阮莹统一拿回自己房间清洗,赶到下午晾干后再拿回教室。很多家长听说后,都被她深深的感动。不少学生笑着称:“在阮老师的班里,你只管安心学习,别的事情都有老师负责”。
班上有位男生,是组合家庭的孩子。因为家庭原因和父亲之间产生了很大的矛盾,精神萎靡不振,性格也变得孤僻了,学习受到很大影响。阮莹得知后,便利用在校的空余时间和周末同孩子和家长分别谈心,通过开导,解开了孩子与家长之间的矛盾,让孩子在理解父母、体谅父母的过程中收获了长大成熟后的成就感。孩子的心结解开了,融入了班级之中,脸上也绽放出了久违的笑容。
班上的精准扶贫对象王某明因为月考试成绩不理想,不愿继续上学。周一早晨上课时,阮莹发现孩子不在教室,问明该班班主任老师情况后,上完课就随学校领导一起到桑树坪对学生进行家访,她耐心给孩子讲道理、讲前途、讲未来,让孩子重拾信心,经过了几个小时的谈话,学生终于同意和阮莹回学校读书。把孩子带回学校,已经到了下午上课时间,掰了一块干馍,阮莹又走进了教室。
多年来,阮莹所带的班级里始终洋溢着一股暖流,恰似和风细雨,感染着整个班级,渗透到了每一个学生的心中。她除了坚持在周末放学时提醒学生关锁好门窗、注意路途安全,还常常叮咛学生回家要孝敬父母,多和父母交流。“家长期待你们回家,你回家和他们吵闹,有的同学甚至在出门上学时还要和父母大吵一架,然后摔门走了,这样家长会在家难过一周。”时间久了,经常会有家长打电话和她分享孩子的变化,对她表示感谢。
韩城市西庄中学教师阮莹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在授业中成就梦想
阮莹最擅长的是高三复课教学。多年来,由于长期担任高三教师,她积累了丰富的复课和备考经验,特别是结合本校学生实际创设的教学方式收效最为明显。
“高三第二轮习题训练是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原理遗忘最严重的时期。为了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系统而完整的概念和认知,在第一轮复习结束时,我会要求每位学生做出12张囊括高中物理所有知识体系的全覆盖思维导图,并随时翻看,这样既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又便于在第二轮复习中查找知识点,效果非常好。”阮莹说。
怎样才能使看起来枯燥的物理课变的生动活泼,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也是阮莹一直以来关注和研究的课题。课堂上,她常常结合学生实际由浅入深,先找到知识点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再逐步深入。同时及时把社会科技发展的有关信息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及时了解社会科技发展,明确物理的应用。
我国的嫦娥四号探测器是世界首个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的航天器。看到新闻后,阮莹走进教室第一时间就和学生们进行了分享,并结合高中学生已学到的有关天体知识给学生介绍了关于月球卫星的发射和登录过程,以及我国航天科技发展史,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物理知识对航天科技发展的作用,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阮莹的课堂不仅生动活泼,就连习题辅导也是让学生觉得妙趣横生。一道物理题是这样的“小明同学骑电动自行车沿平直公路行驶,因电瓶“没电”,故改用脚蹬骑车匀速前行,设小明与车的总质量为100 kg,人与车的速度恒为5m/s,骑行过程中所受阻力约为车和人总重的0.02倍,取g ="10" m/s2,小明骑此电动车做功的功率约为?”一般学生看到这样的习题都会觉得枯燥。但是在阮莹的讲解中可并非如此。她首先摆出“电瓶没电用脚蹬、人和车的质量、人骑车的一般速度”三个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有的同学想起自己家的电动车没电时的无奈情景。有的同学说小明同学是个胖子这么重!有的同学说自己看了一部电影叫《破风手》的电影,里边有专业自行车赛车手,那速度非常快。这时阮莹笑着打断了大家的讨论,提醒学生这是一个关于功率的物理习题,学生们在意犹未尽的讨论中提起了精神,激发了兴趣,也吸取了教训,明白了在看到题目时如何排除干扰找到自己的关注点。就这样,在一次次的欢笑和讨论中,一件件难题迎刃而解,学习物理也显得容易了许多。
韩城市西庄中学教师阮莹和同事一起进行教学研究
在探索中不断远航
在多年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阮莹敢尝试、爱研究、善总结,对于发现的教学困惑和难题,总是喜欢和同事们一起反复钻研,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复杂得多过程多情况问题讲不讲,如何讲,怎么讲,这是一个让物理教师很困惑的问题”。经过多次实践,阮莹发现“有一定难度的题目更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训练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还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因此她选择不同的班级,一遍又一遍得进行实践,详细记录课堂片段,与学生进行谈话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课堂感受,并结合长期的知识体系建立和学生解题情况进行检验论证。最终经过一稿又一稿的修改和整理后,总结出了教学研究论文《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机会》,并获得了省级一等奖。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实施,阮莹坚持不断学习新的理论、更新教学理念,并及时应用在实际教学中,促进了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2014年荣获“高效课堂观摩课优胜者”;2014年在市教育局举办的首届高中教师“说课标、说教材”比赛中荣获二等奖;2016年参加全市实验操作竞赛获得一等奖;2017年被评为韩城市“教学能手”。《对开放式教学的分析》等多篇论文和著作获得省级一等奖。《高中物理教学实验现状分析及对策》、《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等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参与的市级课题《高中物理科学思维方法培养的研究》顺利结题,同时还组织同事们进行了市级课题《高中物理建模思想研究》,不断地朝着教学研究的更深层次探索。
韩城市西庄中学教师阮莹为学生进行学业辅导
付出真诚就能得到真诚,付出理解就能得到理解,付出爱就一定会得到爱的回报。阮莹的默默奉献换来的是一个个学子的金榜题名,也为自己获得了市级先进班主任、优秀教师、“百佳”教师优秀班主任等一系列的荣誉,她也因此成为了自己孩子的“偶像”。
痴心一片终不悔,只为桃李竞相开。“我坚信,成功没有捷径,奋斗才是真理!今后,我将继续坚守最初的信念,追求从教的幸福,立足实际,积极进取,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教改科研等各项工作,在教育这片田园里勤奋耕耘、不断求索,做单位的好同志、学生的好老师、孩子的好母亲,用毕生的心血和必胜的信念跑好教书育人接力赛。”阮莹说。